楚天都市報訊(記者周鵬江萌通訊員鄭紅霞)昨日,來咸寧高新區(qū)管委會辦事的市民發(fā)現(xiàn),昔日一樓設立的一道玻璃門禁不見了,上樓辦事進出暢通了。咸寧市紀委介紹,6月起,該市對全市黨政機關事業(yè)單位辦公場所設置“門禁”專項治理以來,已有40余家單位拆除門禁,變“門難進”為“門好進”,以方便市民辦事。
據了解,今年6月,該市紀委針對市民反映的不少單位除大門外還設置門禁,不方便市民一事展開調查。全市共有58家單位在辦公樓或辦公區(qū)設有門禁,限制外來人員進入。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設立門禁的理由五花八門,有的聲稱怕外來人員上廁所,有的擔心推銷員亂竄,還有的怕非法鬧訪影響辦公秩序。
經核查,少數單位有安全、保密需要,或有上級部門明確規(guī)定,大部分單位無制度依據或理由不充分。結合相關法律和上級部門政策,咸寧市紀委給出整改建議:除中小學、幼兒園、檔案館、法院等十余家單位保留門禁外,其余均應拆除或改變安保方式。
記者來到咸寧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、市檢察院、咸寧傳媒大廈等單位探訪,有的門禁已拆除,有的已停止使用。這些單位均在一樓大廳設立保安,對外來辦事人員進行登記后引導其到相應樓層,全樓通行無阻。
市民余靖多次到咸寧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辦事。他說,以前一樓設有玻璃門禁,上樓辦事得在門外登記,打電話確認后才能開門,心里就像有堵墻。前兩天再來辦事時,玻璃門禁不見了。現(xiàn)在仍需登記后上樓,但必要的安全制度可以理解,畢竟有形的玻璃門拆了,感覺少了一道墻。
咸寧市委書記丁小強表示,各級部門不僅要拆除設立在群眾面前的“玻璃門”“鐵柵欄”,更要拆除群眾的“心門”,通過轉變作風,改進服務,敞開為市民服務的大門?!斑@是一個良好的開始!”湖北省直機關工委黨校校長鄒德文教授說,咸寧市此舉是改進工作作風的突破口和風向標,最終目的是敞開大門辦公,提供便捷優(yōu)質服務,提高辦事效率,從而改善營商環(huán)境,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(fā)展。
單位紛紛打開大門 群眾更盼辦事順暢
圖為咸寧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門禁已拆除
楚天都市報記者周鵬江萌通訊員鄭紅霞
咸寧市開展“門禁”專項整治工作,相關單位落實得如何?主管部門是怎樣的說法?群眾還有什么樣的期盼?昨日,記者對咸寧市多個單位進行了實地探訪。
探訪
眾單位自覺打開門
昨日,記者來到咸寧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一樓,步入電梯口的玻璃門禁沒有了,墻上還留有拆除玻璃門的痕跡。一名保安員坐在門口,看到陌生人,他便上前詢問、登記。保安員廖日新介紹,在沒有安裝門禁系統(tǒng)時,來往人員比較雜,推銷的、賣保險的,甚至連賣菜刀的都有,防不勝防,有時還出現(xiàn)丟東西的現(xiàn)象,因此該樓加裝了玻璃門禁系統(tǒng)。訪客需要與所訪的部門工作人員電話溝通,經保安確認、登記后,才能打開門禁放行。現(xiàn)在,拆除門禁后,訪客只需要向保安說清楚來由,登記后便可上樓。
該局后勤中心主任饒華強說,今年6月,接到市紀委《關于開展“門禁”問題整改的函》后,該局便自查,將安裝的玻璃門拆除。對于今后的安全問題,該局加強了安保力量和巡邏頻次。
咸寧市傳媒大廈有21層樓,共有7家單位數百名工作人員辦公。該大廈物業(yè)公司在一樓設了閘機門禁,樓上各單位的工作人員需刷卡才能進大樓,進樓后,有些單位還設了玻璃門禁,安裝指紋鎖等,在未拆除門禁前,市民上樓辦事,需要在一樓打電話核實登記,上樓后還要打電話開門,十分不便。
記者昨日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傳媒大廈一樓閘機全部打開了。保安員介紹,閘機在上班時斷電,將門全部打開。而記者在咸寧市客管處看到,這里的門禁也不復存在,來辦事的市民比以前方便多了。
說法
拆門禁是改進工作作風
咸寧市紀委負責人表示,在全市范圍內對黨政機關事業(yè)單位開展辦公場所“門禁”專項治理行動,是為了深入推進官僚主義整治工作,讓服務市民的大門真正敞開。
據介紹,咸寧市紀委要求市直單位和各縣市區(qū)對黨政機關事業(yè)單位的辦公場所或辦公大樓的“門禁”系統(tǒng)進行自查,先查是否設置“門禁”,再查“門禁”設置依據,在此基礎上結合各有關單位提供的法律法規(guī),或上級業(yè)務主管部門的規(guī)定,或說明理由后再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是否需要拆除。
市紀委要求,本次行動要分類施治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對有制度依據或充分理由而設置“門禁”的單位,如市檔案館、市直機關幼兒園等11家單位,維持原狀。對有部分區(qū)域確有需要而將整棟大樓或辦公區(qū)安裝“門禁”的單位,責令整改,依規(guī)改進。對無制度依據或理由不充分而設立“門禁”的單位,如咸寧高新區(qū)管委會、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等單位,責令拆除或者取消。
經自查,全市有58家單位在辦公樓或辦公區(qū)設置“門禁”。目前,40余家拆除或者取消了門禁。
期盼
要變門好進為事好辦
在咸寧傳媒大廈上班的王女士介紹,以前過閘機需要刷門禁卡,由于攜卡不方便,經常忘在辦公室或掉在家里,有時進門還需要向同事打電話求助,證明自己是自己。并且,有來辦事的人需要打幾遍電話才能進門,非常麻煩?!艾F(xiàn)在直接上樓,敞開大門辦公,方便大家!”她說。
市客管處于去年搬到了市公路局辦公大樓里辦公,為了安全,在樓道設了一道玻璃門禁。市民羅先生在3個月前來辦事時,除了在一樓登記外,上樓后還需要站在這道玻璃門外打電話請工作人員開門。而昨日他去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門禁取消了,玻璃門敞開了,不需要再打電話開門,頓時感覺與這個單位的距離拉近了,心里舒服多了。他說,希望進來辦事更加順暢。
對此,省直機關工委黨校校長鄒德文教授說,咸寧市全市黨政機關事業(yè)單位拆除門禁,開門辦公,變門難進為門好進、臉好看,這是第一步,關鍵是事要好辦,不能讓老百姓反復跑路兜圈圈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seven-segments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